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返回首页
中国金融体系效率与金融规模

作者:沈 军1 白钦先2

2013-08-04 12:22:16 来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

1.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与金融系;2.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

【摘要】金融规模适度性与金融规模增长是否带来金融发展是金融发展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借助修正的AK模型与SVAR方法,对中国金融体系效率进行直接测算,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线性关系与选择有效金融规模指标,对中国金融规模与金融体系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体系效率仍然偏低,中国金融规模与金融体系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因此,保持金融规模适度增长与提升中国金融体系效率应成为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主线。

关键词  金融体系效率  金融规模  修正的AK模型  非线性关系

中文图书号  F831           文献标识码  A

Chin’s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Scale

Abstract: The study of the suitable financial scale and its effect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is measured on modified AK model and SVAR method. Based on the discussions above and by selecting employment ratio in financial sector as the index of measuring financial sca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scale and efficiency is test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China’s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ystem is relatively low, there exists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financial scale and efficiency. In order to keep the sustainability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some policy orientations to make financial scale suitable and increase China’s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ystem are put forth accordingly. 

Key words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ystemFinancial ScaleModified AK ModelNon-linear Relationship

   

国际清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Cecchetti等(2012)在对金融危机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金融过盛的危害,从国别与产业层面再次评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以私人信贷的GDP占比来衡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近似倒“U”形关系;金融部门不合适的增长会损害产业发展,融资依赖强R&D强度高的行业首当其冲;当金融从业员占整体受雇人数比率超过3.5%时,继续发展金融将有机会拉低经济产出。

2008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冲击与影响,中国政府实施了包括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等紧急措施(杨子晖,2011),货币增速迅速上升,2009年的货币增速( )达27.68% ,金融规模的适度性与金融规模是否带来金融发展等问题成为决策层、学界与实务界等多方关注的焦点。事实是,近几年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种种迹象表明,传统依靠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已经到达极限,效率型经济金融发展势在必行。

金融体系效率为研判中国金融发展状况提供了有效的视角。综观三十年中国金融发展的演进历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一,中国渐进性经济体制改革以滞后的金融改革与经济增长出现了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其二,中国金融呈现出量性增长有余、质性发展不足的格局,中国金融效率相对低下是对上述结论最好的注解。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7)提出,中国金融发展已经实现了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但中国金融体系仍然存在M2GDP偏高等效率与风险问题。白钦先等(2002)与冉光和(2004)分别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表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与提高中国金融体系效率刻不容缓,金融体系效率(及稳定)的重要性再一次凸显。祝丹涛(2008)提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在相当程度上是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别,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其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中国为此付出了不少成本。遗憾的是该研究仍停留在定性阶段,未能涉及金融体系效率的测算。

资源配置与帕累托有效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范式。Koopmans1957)将资源配置效率划分为宏微观两个层次,其后在微观层面取得较大的进展:Leibenstein1966)的X效率理论、Charnes 1978)的DEA方法、Berger 等人(1994)将上述研究成果引入银行效率研究;作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特殊形式,以Fama1965)的有效市场理论为代表的股票市场信息效率自成一体。相比之下,金融体系效率离实际应用尚有一段距离。



[1] 本文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境外股东大额持股对中国股市风险的影响”(11AJY013)、教育部专项委托项目“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研究”09JF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金融非均质发展视角下的全球经济失衡研究”(10YJA790157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金融视角下的中国对外投资效率研究”(11JDXM79006)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