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返回首页
中国CPI权重调整问题探析

作者:任栋

2013-12-06 10:06:53 来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摘要:近年来,CPI权重调整问题备受各方关注。一方面,CPI的权重调整会影响对CPI的测度;另一方面,中国CPI调整的详细信息远非充分透明,不利于对CPI及相关经济变量的深度研究。鉴于此,本文从统计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阐述了CPI指数高层加总的原理和意义,并借助Divisia指数方法对CPI进行解构,找出了消费支出构成比与大类商品权重的契合点,剥离出消费支出构成变动的实时性与权重调整的滞后性这对矛盾导致的技术错位因素,对解构出来的因素进行再分析,为CPI权重调整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CPI;权重调整;消费支出结构;Divisia指数

中图分类号:C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nalysis of the adjustment of CPI weight of China --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and Econometrics Divisia index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PI weight adjustment by the parties concerned.On the one hand, adjusting the weights of CPI will affect the measurement of CPI;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s far from China CPI adjust the fully transparen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ep research on CPI and related economic variables.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and significance of CPI index level and total from two angles of statistics and economics, and by means of Divisia index method is the deconstruction of CPI, find out the ratio between categories of goods weigh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stripping out the technical dislocation resulting in real-tim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structure change and weight adjustment lag the contradictory factors, analyze factors of deconstruction out, CPI weight adjustment work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proposals.

Keywords: CPI; weight adjustment;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visia index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衡量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重要指标。CPI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和关注民生的重要依据。然而,随着人们对CPI关注的增多,质疑声音也越来越高,而这些质疑很多可以归结到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权重上面。因此,对CPI的编制方法,特别是5年一度的权数调整对CPI的影响效应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借助2006年和2011年我国CPI权重调整前后的差异分析和波动因素分析,利用统计和计量方法,探求在我国现有编制方法和现行使用框架下,高层加总中的权重选择及其对CPI的影响程度问题,并对2011权数调整新方案的确定和可能的调整效果进行更细化的解释和估计。

探讨中国CPI编制问题的一个出发点是: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与CPI权重设计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即所谓的“CPI权重设置依据消费支出结构”[1]仅仅是权重设计的参考,还是遵循的标尺? 进一步延伸:第一,经2006年、2011年权重调整后,现有核算框架下,各类商品的消费支出结构与最终敲定的CPI权重是否完全吻合?第二,如果二者完全或者基本吻合,那么目前对CPI的质疑是源于认识和理解的错误还是消费支出的核算框架本身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亦或是构成CPI的其他因素在影响着人们对其数据可靠性的判断?

鉴于国家统计局特有的核算安排和目前各方对CPI的看法,完全按照我国CPI的编制流程去讨论问题会遇到一定困难。比如各个小类的权重、更细化的消费支出构成、不同地区具体的调查时间和调查内容的差异等一系列的资料都不可能得到。所以一个可行的思路是:从CPI高层加总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已公布CPI数值进行分解,分析影响其波动的因素,同时对比CPI权重调整前后的差异,找到有价值的结果,然后对我国CPI的权数选择问题进行再讨论,进而延伸到更宽的方面。具体来说,行文主要从以下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避开官方CPI编制信息不全的壁垒,尽量地用现有方法和数据去接近或者拟合CPI,以分析其各个构成或影响因素:篮子商品、价格、各类商品权重、权重设置依据——消费支出结构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数据特征或关联关系。虽然从核算公式上也能考量其逻辑关系,但是这种认识仅仅限于数学逻辑关系,没有现实数据加以佐证,缺少直观性。更重要的是,现实数据和理论描述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对这种差异性的深入了解,可以廓清现行核算行为与理论的吻合度,进而对了解现有CPI核算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目前,CPI对公众而言还是一个“黑匣子”,国家统计局会经常对CPI的核算值进行微调,许多国家也都有调整的惯例;但不同的是,我国统计局并不会公布具体调整方法、调整时间等相关内容。所以,根据已公布资料,无从知晓官方最终公布的CPI是如何得到的,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去尽量接近它,如此才有可能真正了解权重调整和核算范围的变动到底对CPI的影响。

第二,对比2006CPI权重调整前后,消费支出构成比与权重设置的差异,并对2011CPI可能的调整思路做出更为细化的说明。在2011年的权重调整中,国家统计局“上调了居住类价格权重,下调食品类价格权重”。按照《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说法即“房价因素被部分编入CPI[2],这就意味着国家统计局应该对现有的消费核算框架进行调整。所以有必要结合2006年的权重调整,对2011年可能的调整效果进行评述和更细化的解释。


[1] 相关信息参见中国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

[2] 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