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返回首页
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

作者:陈启斐

2014-03-31 10:58:14 来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 本文构建了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多边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一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以及价值链地位提升的作用。模型结论显示,只有当母国制造业生产率达到一定的阀值之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才能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随后,本文利用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研究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细分行业研究表明:金融外包、研发外包和商业外包都可以促进制造业的价值链地位的上升。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服务外包的研究范式,丰富了服务外包的理论内涵;同时为后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进口;价值链;系统GMM

    中图分类号  F125.1              文献标识码   A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和贸易壁垒的下降,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生产分割(Fragmentation)导致外包飞速发展JonesKierzkowshi,19882005;钱学锋和陈勇兵,2009;刘庆林等,2010[2]。发达国家利用外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外包,增加就业机会,消化国内过剩的劳动力。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重要性的提高,外包方式已经呈现出向由生产向服务扩散或者转移的趋势(盛斌,牛蕊,2009)。部分研究表明,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有助于提高我国生产率和创新能力(徐毅,张二震,2008;盛斌,牛蕊,2009;刘庆林等,2010;蔡宏波,2011)。但是这些研究仅仅是基于截面数据,无法说明长期情况。拉美国家的发展事实表明,承接发达国家的外包可能形成短期的繁荣假象;但是长期来看,会沦为发达的国家的原料供给地和产品倾销地,始终停留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Lall et al.,2005)。

    最新我国制造业出现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问题。ManovaZhang2009)利用企业层面的数据发现,一小部分大型外资企业主导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张杰等(2013)研究发现出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加值率造成了抑制效应。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正是由于我国被动的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发展中国家仅仅依靠低成本优势承接国际外包,容易造成承包模式的固化,被发达国家俘获(牛卫平,2012)。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们应当从被动承包走向主动发包,尤其是注重生产性服务业进口,利用国外的高端服务要素强化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其向价值链两端攀升。



[1] 项目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扩大内需条件下提高长三角对外开放水平研究”(11JJD790036)。

[2] 学界使用了很多不同的术语形容这种生产的垂直分离现象,例如: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外包(outsourcing)、离岸外包(offshoring)、生产非一体化(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等等。对于这些专业术语的内涵,学界基本达成一致,这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提高生产效率,企业进行的一种再组织方式(具体可以参阅钱学锋和陈勇兵,2009;刘庆林等,2010;张少军,2013对这个问题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