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群 | 规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9日 作者:李群
字号[大] [中] [小][关闭][打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三大变革”的核心动力源,有助于找准改革关键领域,真正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让全要素生产率能真正衡量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变成国家和各地方政府能够接受的、能客观反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用指标?为此,本文建议,应该统一数据处理口径,规范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适时规定每年由国家权威部门发布国家及省市自治区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逐渐替代GDP衡量经济发展统计指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一个系统的总产出量与全部生产要素真实投入量之比。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是某个国家(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全面地考虑所有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规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丰富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量理论内涵。解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任务。因此,规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意义重大,更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举措。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一国经济发展成败。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发展绩效的对比,也显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作用。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更好兼顾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与手段,提供了可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是产业升级与发展生产力。产业结构优化带来了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发展生产力给企业竞争带来了资源重新配置效率;产业升级与发展生产力更给创新竞争带来了资源重新配置效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是更好地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解决以往存在的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重要作用,这正是围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估算各地方的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考察各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调动地方政府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性。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下,各地方政府能够详尽了解、切实掌握本地的经济高质量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政策,使调控措施有的放矢。同时,中央政府也可以通过对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的分析,客观认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来源。

  全要素生产率有多种测算方法

  全要素生产率是分析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然而学者们对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却不尽相同,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不同。主要是产出的分类和度量、投入的分类和度量以及选取样本等不同。由于数据来源不同等原因,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就不同。二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不同。目前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增长核算法,需要事先估计资本和劳动的份额,再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二种是非参数方法,这类方法大致有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适用于面板数据,并可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等不同组成部分。第三种是参数法。参数方法大致有索洛余值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等。可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约束条件。规范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专家进行研讨,根据我国国情和地方发展情况确定最终统一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规范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如上所述,基于同样的统计数据,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却得出了并不一致的结论,这主要是因为测算和数据处理方法不同。如果中央政府没有规定统一的数据处理标准和测算方法,各地方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测算,那么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值在各地方之间就不具备可比性。更严重的是,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的不规范可能会误导各级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理解,甚至出台错误的经济调控措施。因此,规范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有助于衡量和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我们有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由专家、政府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制定全要素生产率统一测算规范标准。由国务院牵头,组织建立由国务院直属机构、高校、政策研究室等部门参与的课题组,邀请有关专家论证分析,并与相关政府人员进行讨论交流。在总结国内外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提出一套适用于我国地方实际情况的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处理和测算方法。围绕投入要素度量的改善、测量方法的改进两个方面,制定全要素生产率统一测算规范标准。

  第二,加强测算团队建设,每年由国家权威部门发布国家及省市自治区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一方面,建议政府着力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风过硬的测算团队。另一方面,考虑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完成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建议组织专家参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工作。测算方法规范后,每年由国家权威部门发布国家及省市自治区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

  第三,出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相关指导意见,积极开展地方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试点工作。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和经济数据统计情形,在全国范围内科学地选择省市自治区开展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试点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课题组提出的技术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测算。随后课题组和政府人员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在全国地方政府推广的意见,最终确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整套测算方法。建议国务院出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相关指导意见,以文件的形式向全国及地方政府传递规范的测算方法。

  第四,加强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过程监督,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要做到在统计上是权威的、负责的,测算过程应该受到严格的监督。建议地方各级政府保障统计人员准确统计相关经济指标、依法向社会公告统计结果和测算结果,定期组织开展对测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实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202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