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保持国民经济良好增长势头———2008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10日 来源:经济形势跟踪分析课题组
字号[大] [中] [小][关闭][打印]
1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一季度,受南方雪灾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位略有回落,外贸顺差略有减少。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消费增长加快,价格上涨压力更加明显。
     一、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位略有回落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17353亿元,同比增长17.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1 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6.5%,比上年同期回落27.3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由于原油、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由去年的盈利转为亏损,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盈利大幅度下降。若剔除这两个行业,其它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7.5%,上升6.1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45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317亿元,增长25.9%;农村投资3529亿元,增长18.3%。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截止到3月底,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108404个,同比增加15479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69278亿元,增长19.5%;新开工项目38530个,增加7413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2075亿元,下降4.4%。
     三、国内消费增长加快
     受价格因素影响,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5亿元,同比增长20.6%。城市消费增幅略高于农村,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377亿元,同比增长21.2%;县及县以下零售额8178亿元,增长19.3%。
     四、外贸顺差略有减少,实际使用外资增长加快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5704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059亿美元,增长21.4%,回落6.4个百分点;进口2645亿美元,增长28.6%,加快10.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414亿美元,同比减少49亿美元。自2007年10月起进口同比增速已经连续6个月高于同期的出口增速。一季度,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74亿美元,同比增长61.3%。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1682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539亿美元。
     五、价格上涨压力更加明显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3月份同比上涨8.3%,环比下降0.7%),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略有涨跌。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3月份上涨8.0%),比上年同期高4.0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3月份上涨11.0%),比上年同期高5.7个百分点。一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0%(3月份上涨10.7%),比上年同期高5.4个百分点。
    
    2 美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连续5年扩张的全球经济已开始减速,全球经济增长在去年第四季度已经显著放缓。美国政府空前的救市行动一方面说明,美国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经济的成长增添了不确定性,2008年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扩散影响。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9·11”以后的2002年至2004年,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一直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上,这一政策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大大鼓励了商业银行纷纷放宽购房贷款标准,推动了大批消费者购置房产,导致不动产价格攀升,继而形成房地产市场泡沫。从2004年6月开始,为了在经济强劲增长的时候遏制通货膨胀压力的上升,美联储连续17次提高基准利率,2006年6月29日联邦基金利率最终被提高到5.25%。当贷款利率提高以后,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下降,导致价格回落。与此同时,因为债务已经超过了房屋的实际价格,拖延还贷的现象显著增加,首先被拖欠的贷款就是所谓的次级贷款。美国住房市场的急剧降温,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激烈动荡。
     二、次贷危机对2008年美国经济的影响
     2008年,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减速已成定局。一般认为,当美国GDP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时,可视为出现了经济衰退。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9%。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下降到2.2%,其中四个季度增长率分别为:0.6%、3.8%、4.9%和0.6%,第四季度经济下滑明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42,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贝南克表示,2008年上半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幅可能很小,甚至可能出现萎缩。假设住房和信贷市场企稳,而且最近落实的经济刺激方案提振了支出水平,则美国经济将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改善。但贝南克同时表示,上述预期的不确定性较大,而且负面风险依然较大。就业和收入方面的担忧以及房屋价值萎缩和信贷环境的恶化共同导致消费支出显著弱于于去年的强劲水平,另外企业的投资计划也受到拖累。为遏制经济放缓的趋势,美联储已经采取大幅减息的措施。目前联邦基金利率仅为2.25%,自去年9月份以来已整整下调3个百分点。
     4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 WorldEconomicOutlook 中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7%,低于1月份预计的4.1%。IMF预计,2008年美国经济增幅为0.5%,较1月份的预期值下调了1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美国经济增幅将小幅升至0.6%。IMF将2008年欧元区经济增幅预期由此前的1.6%下调至1.4%,并预计欧元区2009年经济增幅将进一步下滑至1.2%。预计2008年日本经济增幅为1.4%,较此前的预期值低0.1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日本经济增幅为1.5%。三、次贷危机对2008年中国出口的影响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增强,中国外贸总额在世界上的位次不断前移。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上升。
     2002年至2004年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都在10%以下,而2005年至2007年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了20%左右,拉动GDP增长2.2 2.7个百分点左右。
     受次贷危机影响,2008年发达经济体的内需将进一步下降,进而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造成“外溢影响”。根据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近期数据(2002 2007年)粗略测算,中国出口增长率与美国GDP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美国GDP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长率平均将下降5.2个百分点。
     2008年,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程度将取决于美国经济减速的程度。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受次贷危机影响,如果2008年美国GDP增速下降到1.5%,则中国出口增长率将比2007年下降3.6个百分点。如果2008年美国GDP增速下降到0.5%,则中国出口增长率将比2007年下降8.8个百分点。
     另据2007年中国城镇投资新开工项目的统计数据,2007年1月至12月全国城镇规模以上投资新开工项目共231894个,同比增加27931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6258亿元,同比增长28.7%,增速比2006年同期提高33.1个百分点。可以预计2008年中国投资增长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因此,2008年要警惕次贷危机加深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下滑,但一些行业的生产性投资依然过快增长而可能出现产能过剩。
    
    3 二○○八年价格走势分析
    
    受全球性通货膨胀输入因素、国内资源要素成本推动因素、农业生产增速下降因素和价格翘尾因素的影响,2008年我国将继续面临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
     一、全球性通货膨胀输入因素
     自去年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物价大幅度上涨的情形,燃油、食品和许多消费品价格都在上涨。在“金砖四国”(BRICs)中,2007年巴西CPI上涨了4.5%,俄罗斯上涨了9.4%,印度上涨了5.2%,中国上涨了4.8%。在发达国家中,美国CPI达到2.8%,欧元区CPI也上涨了2%以上。
     其一,全球化所带来的工业快速增长和需求增加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和大宗商品紧张,在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价格持续上扬。2007年春季以来,国际油价显著上涨,高峰时期原油期货价格已经超过了100美元/桶。由于2008年全球石油总需求仍将稳步增长,因此2008年油价仍将在历史高位震荡运行。目前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47%,由于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同时资源耗费严重,未来原油进口仍会保持高速增长,因此高油价几乎成为中国无法避免的刚性开支。
     其二,受石油价格高企推动的谷物燃料化以及新兴国家粮食需求上升的影响,近期国际粮食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这次的食品价格高涨,不是出现在供给不足之时,而是出现在全球粮食产量创新高之际。空前大丰收之所以无法抑制价格上涨,原因在于,美国乙醇产业发展以及许多新兴国家需求上升两大根本性变化改变了世界需求。2000年美国的乙醇生产消耗了约1500万吨玉米,而2007年这个数字猛增至8500万吨左右。美国是世界头号玉米出口国,但如今其生产乙醇的玉米消耗量已经超过了玉米出口量。由于玉米是饲料,随着其价格攀升,牲畜和肉类价格也水涨船高。又由于美国农民为了分享生物燃料带来的财富,把大批原本用于种植小麦和大豆的耕地转而种植玉米,减少了小麦和大豆的产量,推高了其价格,2007年国际市场上小麦和大豆价格都上涨了70%以上。谷物燃料化的结果是,2007年美国的玉米产量高达3.35亿吨,增长25%以上,而其他作物则为玉米的大幅增产付出了代价。理论上说,政府既可以支持某个项目,也可以撤销支持。但面对当前的石油价位,美国政府急于发展替代性燃料,因此美国政府不再支持乙醇项目的可能性很小。作为粮食的净进口国,中国近年来虽然采取了大量的支农惠农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粮食连续4年丰收,2007年突破了5亿吨,但中国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仍然十分显著。由于粮食供给受诸多限制,无法对需求快速增长做出快速而充分的反应,因此,在饲料、食品和燃料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的丰收仍然不足以弥补需求的更快速度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2月13日发布的报告指出,2008年世界粮食产量有望显著增长,但大部分谷物价格仍将保持在创纪录的高位,有些谷物价格甚至仍将继续上涨。
     二、国内资源要素成本推动因素
     前几年,由于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及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阻碍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向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的传导。去年以来,一方面我国劳动力的成本开始逐步有所上升,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依靠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在下降。今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力成本将有所提高。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也将促使上游产品价格向部分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的传导,加大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有所加快。2008年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3%,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0%。因此,今年我国将面临着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
     三、农业生产增速下降因素
     2004年至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10.1%,10.4%,11.6%和11.9%,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却在持续下降:2004年至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6.3%,5.2%,5.0%和3.7%。其中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大幅回落了1.3个百分点,这与2007年我国肉类、蔬菜价格显著上涨是密切相关的。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生猪饲养等环节的补贴力度,但全面恢复供给还需要一个过程。今年初我国多个省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要扭转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连续四年下滑的局面,难度很大。
     四、翘尾因素
     翘尾影响将是2008年CPI涨幅难以显著降低的重要因素。2008年上半年CPI上涨中翘尾因素的影响将高达5.0%,虽然下半年翘尾因素的影响将下降到1.8%,但全年平均仍将达3.4%。
     给定翘尾因素的较大影响,今年CPI上涨水平将主要取决于新涨价因素的高低。受翘尾因素高企影响,即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因素,今年上半年CPI上涨也将高达5.0%以上。如果今年全年新涨价因素为1.5%、2.0%、2.5%三种可能性的话,再加上3.4%的翘尾因素,则今年CPI上涨将达到4.9%、5.4%或者5.9%。总之,今年全年CPI上涨将呈现出高位徘徊、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
    
    4 对策建议
    
    一、坚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基于对目前阶段我国面临的深层次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风险,对全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形势的判断作出的决策。目前国内总体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我们应该坚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要求财政政策的实施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围绕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继续减少财政赤字规模,进一步减少中央财政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使经济增长,特别是投资增长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另一方面,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根据这一要求,2008年要继续调整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房建设等方面的支出。特别是一旦国际经济环境出现较大波动时,财政政策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应对各种可能的冲击。
     2008年货币政策内容由稳健货币政策转为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重点应该是继续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影响,抑制需求拉动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必须灵活掌握金融调控力度,采取多种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的不合理增长,抑制因流动性过剩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在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工作中,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重视发挥利率等手段的杠杆作用,要着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特别要控制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企业的贷款,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薄弱环节和结构调整的贷款支持力度。
     二、未雨绸缪准备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等问题,在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得到抑制之后,2004 2005年曾出现过产能过剩问题。2005 2007年由于投资规模较大,宏观经济加速增长,以及出口的迅猛增长,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掩盖性缓解。2008年宏观经济增速将有所减慢,必将使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再次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特别是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会造成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增长减慢,可能对我国出口和外贸顺差产生较强负面影响,会加剧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程度。对这种可能,我们必须有所认识、有所准备,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争取将其影响化解限制到最小程度。
     三、在价格较明显上涨的时期中注意保护中低收入阶层的利益
     目前物价上涨带有结构性特点,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商品价格上涨。因此,CPI上涨幅度过大会直接影响大多数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的日常生活。当社会上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处于比较公平的状态时,大多数人对价格变动的感觉和接受程度比较类似,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差别不大。但是当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不是很公平的时候,人们对价格变动的感觉和接受程度就会有较大差异。由于不同收入阶层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差别大,因而价格上涨的总体影响相对更大,民众反应相对更强烈,更容易引起社会问题。目前反映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了0.4这一分界线,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价格较明显上涨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中低收入阶层的利益。在这一工作中,各级政府承担着主要责任,宁可消减其他支出,也要首先确保中低收入阶层在物价上涨中生活水平不受严重影响。
     四、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2007年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较明显进展,但是距离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程。当前,一方面要继续强化措施,争取“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应注重实现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建设。一要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改变过度依赖行政手段推进节能减排的行政调控机制,建立以税收制度创新为基础的新的成本价格形成机制,引导企业主动进行环境保护投入。二要创新节能减排投融资新体制。目前国内节能减排技术体系创新速度很快,但是缺乏相应的投融资机制,许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无法启动,需要从政策上要求和鼓励各类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节能减排投融资体制创新的新路子。三要全面推广节能减排新的管理运行机制。目前国内企业的环保在狭义的“谁污染、谁治理”思维下,存在着非专业化污染治理成本高、效率低等尖锐矛盾,需要加快建立“第三方节能减排”专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环境合同管理”和“能源合同管理”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产业化和专业化服务体系来推进节能减排,以便提高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率,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5 二○○八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
    
    如果我们能够在2008年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方针,科学地掌握宏观调控的方向、节奏和力度,执行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坚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认真分析国际经济环境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和可能新出现的各种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及时采取对策,主动进行宏观政策调整以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的变化,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同时能够避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初步预测,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为10.7%左右,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受美国次贷危机、去年已出台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2008年出口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略有降低,进而生产性投资增速将相应有所降低,但由于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投资仍将会快速增长,因此总投资增速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受收入水平提高影响及价格上涨影响,消费增速将继续上升。受出口增速下降但国内消费增速上升以及国际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进口增速将高于出口增速。预计全年CPI上涨5.5%左右。2007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的统计值与2008年的预测值见附表1。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经济形势跟踪分析课题组
     (课题总负责:陈佳贵;执行负责人:汪同三;执笔:汪同三,李雪松)
    
    附表1.2008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
    
    主要经济指标 2 0 0 7 年统计值 2 0 0 8 年预测值
    1 . G D P 实际增长率 1 1 . 9 % 1 0 . 7 %
    2 . 居民消费价格(C P I )上涨率 4 . 8 % 5 . 5 %
    3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 2 4 . 8 % 2 4 . 1 %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 1 6 . 8 % 1 8 . 5 %
    5 . 出口总额名义增长率 2 5 . 7 % 2 0 . 0 %
    6 . 进口总额名义增长率 2 0 . 8 % 2 5 . 1 %
    7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 1 8 . 5 % 1 7 . 2 %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5月8日第33期(总796号)

©202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