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经济论坛2006》综述

发布日期:2006年11月01日 作者:齐建国 陈平
字号[大] [中] [小][关闭][打印]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重庆市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技术经济论坛2006》,于2006年10月27日至28日在重庆大学召开。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90余篇。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自主创新与技术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晓田教授,重庆大学副校长张宗益教授致欢迎词,汪同三教授、陈晓田教授并且在第一天的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汪同三所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了技术经济学的特点、面临的挑战与任务,他提出技术经济学现在面临4个方面的任务:1. 技术经济学应更密切地跟踪实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技术经济学都有义务有责任而且也有优势去跟踪研究,找到技术经济学新的发挥作用的领域。2. 技术经济学要着力于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框架,以使技术经济学在以后有更快的发展,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 培养新人,这关系技术经济学未来的发展。4. 加强国际交流,尽管技术经济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也需要用国际上通用的专用语言来表述,这样它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教授和李平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教授、华北电力大学董军教授在第二天的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齐建国副所长发言的主题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分析及其对技术经济学提出的任务”。他认为“十一五”期间有若干重大问题需要技术经济学去研究:1.如何解释经济高速增长,基础资源价格大幅度上升与居民消费价格低增长的关系。这样的趋势能否在“十一五”期间继续?为什么?技术进步在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些作用怎样度量?这需要在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传统的经济理论解释不了的问题,应该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去解释。2.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技术经济分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经济发展的两种理想状态,是可持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循环经济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高层次的新型工业化模式。但如何保持循环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和抵抗市场风险能力,需要技术经济学进行深入的研究。3.如何用技术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定量界限。需要从技术创新的经济规律出发,研究竞争、生产过剩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需要研究不同技术特征产业产能过剩的规律和合理的过剩范围。4.新能源替代石油能源的技术经济分析与预测。什么样的新能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替代石油能源,中国能源战略是基于传统能源开发与储备,还是把开发新能源作为并行方案?这是涉及整个人类的前途的大问题。5.从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角度对外贸顺差进行分析和研究。外贸顺差形成有经济方面的成本原因,也有技术进步阶段性、技术进步模式、管理进步等多方面的原因。这方面需要作定量研究。6.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率相对变动有关系,也需要进行定量分析。7.水资源的技术经济分析与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水资源是仅次于能源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运水、节水、循环用水和水资源替代技术开发方面如何进行选择,是技术经济学的重要任务。8.土地价格与房地产价格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人均收入、技术进步、土地供给、利益分配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是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的共同任务。到底该不该控制房价,控制的后果是什么?只有定量分析才能给出科学的答案。9.规划环境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区经济规划与环境可持续的协调,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这需要技术经济学研究和开发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评估方法体系。10.创新型国家战略、知识经济、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继承研究。知识经济的存在性、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及其特征的演变,循环经济与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环境的极限与修复,这些都是“十一五”期间需要研究的重大综合技术经济问题。
李平副所长在会上做了“创新型国家立论基础审视”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创新型国家的思想还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概念和内容还缺乏清晰的逻辑梳理,对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从基本概念、内容、作用到测度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十分重要和迫切,是技术经济学面临的新问题和任务。他从创新型国家的框架及其内在逻辑、创新概念的本意及延伸、创新型国家与现代社会的经济主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李平教授指出,尽管国家对科技发展高度重视,国家对科技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中国产业的制造水平和装备水平已经很高,但是,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形成进口依赖,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受到严重挑战。这些问题,在原有的技术发展战略的框架内,靠原来的发展思路是解决不了的,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必然选择。李平教授还认为,自主创新的这种提法和分类值得商榷。要创新本意的回归,推动连续创新,将达到自主的目的。不是自主创新,而是通过创新达到自主。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教授发言的主题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建立自主创新导向的国家创新体系”。雷家骕教授认为,所谓自主创新,从创新结果看,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从技术模式看,是技术路径的非依赖性;从创新基础看,是科技进展的突破性。我们的创新体系是模仿创新主导的创新体系,这是缺少自主创新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研究:建设自主创新导向的国家创新体系。
论坛围绕着技术经济学科建设、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环境与发展、能源与经济、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公司治理与金融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与会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新的见解,对促进技术经济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关于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有关理论问题,有学者提出,从经济学意义上,技术应定义为经济活动中投入产出过程达到均衡或平稳状态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过程,而技术进步就是投入产出过程转换效率的提高。
有的学者对“干中学”和自主创新影响比较优势实现动态转换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自主创新是中国实现比较优势转换的唯一可行路径。也有的代表探讨了地区性因素、创新主体作用与产业创新系统的发展动力,认为产业创新系统的发展动力除了受各种创新资源的投入影响外,还存在着一些影响知识供给、知识转移、知识接受以及知识应用的地区性因素。创新环境对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有很大作用,有时起决定作用。
有的学者对技术整合及绩效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技术整合的实质就是在为新技术构造价值链的过程,技术整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技术整合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封闭式创新,而是要建立基于本土企业的创新网络,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加强基于本土创新的技术整合能力。
与会代表还研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高技术虚拟企业的特点及运行模型,新兴技术企业知识产权风险识别与管理等问题。
 
二、关于环境与发展
 
与会代表认为,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从政府到全社会的一致共识,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我们必须从过去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彻底解脱出来,重新搭建一个基于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理念和管理目标。作为经济社会的主要构成,政府和企业在创建新的增长方式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政府要从以GDP为目标的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强化对企业的环境监督,建设具有更加“绿色”的市场环境;作为企业,要进一步认清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加强企业中绿色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承担起企业作为社会单元的环境责任,只有政府和企业的和谐互动,才有可能更快地打造一个更加安全、可以永续发展的生态社会。
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围绕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进行了讨论与交流。有的学者提出,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是企业应对环境责任挑战、培育可持续的责任竞争力的最佳战略选择路径。有些学者探讨了循环经济联合体项目的经济评价问题,提出了循环经济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讨论了循环经济联合体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构建了评价指标的计算模型。
与会代表还就环境保护中的政府特许经营、中国水环境基础设施需求与投资策略、生态工业园的环境扩散效应、节约型社会与全面技术管理等有关内容进行了研讨。
 
三、关于能源与经济
 
这次会议收到的关于能源与经济发展的论文,内容涉及国家能源战略研究、能源安全、能源标准化、可再生能源、国际能源合作、电子需求侧管理、能源与经济增长、油田开发优化配置、能源效率等多个方面。
有关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国家能源战略的内涵,分析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一般应具备的基本特点,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制定和评价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个考察能源安全的指标体系,从稳定供应、经济性、环境与社会友好三个方面对能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所提出的能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既可以用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也可以用于对目前状态的分析,同时还可以用于我国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的比较。比单纯从进口依存度上升角度研究能源安全增加了更多的视角。
有的论文对全球石油产量高峰问题和油价上涨的长期因素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有的学者对标准化促进能源节约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利用能源标准化来推进节约能源的策略。
与会学者还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隐性投资效率损失问题进行了研讨。
 
四、关于信息化管理与应用
 
在信息化领域,合理利用信息资源,电子政务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信息安全等,是大家关注的热点。
与会学者探讨了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绩效与电子政务的相关问题,通过分析指出,提高政府竞争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先决条件。而从中国行政生态条件出发,确定中国特色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适宜度较高的绩效目标和策略组合,是提高政府竞争力的有力对策。
与会代表还就信息化与网络经济中的具体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涉及协调理论、信息安全新产品创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国主要钢铁网站的友情链接关系研究等。
 
五、关于公司治理与金融
 
关于金融和证券市场,参会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讨。(1)关于证券市场特征。有学者研究发现股票市场价格和成交量对公司创新信息的发布呈现表现出正向的反应。(2)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忽略可靠性最终会导致会计信息有用性的降低。此外,参会学者还讨论了如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财务管理决策的问题。
本次研讨会期间,召开了由部分与会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大家表示技术经济论坛是一个好的形式,对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建议形成一个虚拟组织,将技术经济论坛长期办下去。一些大学表示愿意在今后为技术经济论坛的举办提供支持,愿意做以后举办的技术经济论坛的东道主。经商议,明年(2007年)的中国技术经济论坛在中国矿业大学举办。
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这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大家普遍认为,技术经济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技术经济学还有许多前沿的理论与应用课题需要研究,技术经济学任重而道远,尽管如此,技术经济学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与会学者们对技术经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充满信心。
 

©202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