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纪要

发布日期:1997年08月01日 来源: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作者:秘书处
字号[大] [中] [小][关闭][打印]
  一、会议概况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于1997年7月21-2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届年会由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承办。中央单位和全国24个省市区的164名代表参加会议,他们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

  7月21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张守一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他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承办单位和吉林省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乌家培教授致开幕词,发表了题为“论信息革命对经济学的影响”的重要讲话。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王文金同志代表东道主吉林大学向大会致欢迎词,祝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繁荣兴旺,祝大会圆满成功。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王立英同志代表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向大会致贺词,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树成教授宣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教授给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的贺信。

  在开幕式上,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向被评为1993-1997年度数量经济学优秀工作者的唐小我、佟仁城、李子江、郝春和、葛新权、王少平、朱平芳、何林8位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

  本届年会分5个组进行了学术交流。这5个组是:理论组,模型与方法组,投入产出分析组,金融、投资与价格组,地区、部门与企业组。5个组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就数量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会议期间,李子奈、王锦功、范佩华等教授分别代表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就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数学基础和数量分析系列课程设置做了研究报告。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组织实施“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计划”的通知》,高等教育司将《经济管理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内容研究》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数量分析系列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研究》作为经济学的两个课题,下达上述4所大学进行研究。高等院校委员会专门举行两次会议,对课题组的研究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课题组将吸取代表们的意见,将研究报告上报国家教委。代表们一致认为,数量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21世纪数量经济学乃至经济学的发展。数量经济学应当逐步与传统经济学相互融合,进入经济学的主流。这次国家教委专门立项研究数量经济学的教学,是有领导、有计划、高起点地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我国数量经济学的教学,必将突破自己原有的专业界限,将整个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都作为自己的领域,进入一个广泛而迅速发展的新阶段。

  7月24日上午举行了闭幕式。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刘树成教授主持了闭幕式。理事长张守一教授致闭幕词,发表了“跨世纪的数量经济学”的重要讲话(已收入年会论文集)。王国成、黎诣远、刘起运、胡昌铸、冯文权教授分别代表5个组汇报了小组讨论情况。吉林大学商学院院长张屹山教授对年会论文集出版问题做了说明,并代表东道主致欢送词。常务副理事长刘树成教授最后号召全体与会代表和广大数量经济学工作者入主流、上主战场、占领国际前沿,为数量经济学的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际投入产出学会主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L.R.Polanske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和闭幕式,并列席了投入产出分析小组的会议,介绍了国际投入产出学会的最新动态。

  二、学术交流

  本届年会共收到会议论文128篇。会议代表在小组讨论中,始终以积极、认真、热烈、友谊的态度进行交流和探讨,使大家都感到收获很大。

  1.理论组的讨论集中在效用函数、经济周期、博弈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等4个方面。

  (1)关于效用函数。有代表提出,经济环境不同的效用函数是不同的,穷人和富人不可能有相同的效用函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效用函数也不会相同。因此,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不一定适合中国。事实上,在一定的条件下,中国的效用函数是凸型的,相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凹型效用函数而言,中国的效用函数是一种异型效用函数。效用函数不同,与效用函数有关的需求函数也不会相同。这样,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原理就需要重新塑造,以建立适用于中国国情的经济学。有代表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需求效用函数必须建立在可以通过观测得到的数据之上,应该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可计算,而不能是一种想象出来的“艺术品”。

  (2)关于经济周期。有的代表利用均衡经济周期中的实际周期学派的一些观点,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测定了计算经济周期均衡点所必需的一些参数值,希望借助这些参数,具体求出产量、消费、投资和工作时数的均衡路径,以便更好地解释周期的形成和传导机制。

  (3)关于博弈论。有的代表以现有的“囚犯困境”理论为基础,在博弈双方的第二阶段增加了各自胜负的概率条件,从而通过对收益期望值的分析和计算,科学地选择博弈策略,使博弈更具真实性。有代表在指派问题的对策研究中,提出工作指派问题不仅应包含如何最优指派工作问题,而且应包含如何分配成果问题。通过把二人工作指派问题转化为双矩阵对策问题,从而求出纳什谈判解与恐吓解,希望在全部局中人集体获得最大利润后,以谈判方式解决分配问题。

  (4)关于一般均衡理论。有代表汇报了其对GEI理论研究的三个方面的成果:第一,证明了多期GEI模型中均衡集和均衡配置集的存在性和不唯一性;第二,提出了一个新的二期货币经济体系,在此体系下,均衡点存在且只有有限个点,从而消除了均衡的不唯一性特征;第三,即使在非套利价格的贸易前提下,资产中存在某种期权形式时也能使均衡并不存在。有代表给出了将静态投入产出模型与CES型生产函数相互嵌套的多部门模型,并以此讨论了增值税对产品价格、产量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给出了求解市场平衡解的算法。

  此外,一些代表就主动性决策、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收入合理程度的度量、寡头垄断厂商的价格差别行为、收入乘数与统计熵、经济学的数理化等问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2.模型与方法组的讨论,采取了论文宣读和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论文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上讲,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第一类论文跟踪学习国外新的数量经济学理论、新的建模技术、新的分析方法等,并尝试将这些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到中国的经济实践中。如有的代表尝试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技术,将影响我国经济景气的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分离出来,建立了一个长短期结合的景气调整模型。有的代表尝试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非均衡建模技术,以及时间序列的谱分析技术来研究、分析我国的经济问题。

  (2)第二类论文大致属于将国内已掌握的理论、技术、方法提出改进或应用于新的领域。如有的代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神经网络技术来建立经济预测模型;有的代表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价格问题;有的代表将联立方程模型和时间序列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相结合,形成时间序列联立方程模型,以求克服单独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时的不足等。

  以上两类论文虽然都涉及到具体的应用实例,但均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色彩。

  (3)第三类论文属于运用大规模联立模型方法对整个宏观经济进行预测分析。如有的代表运用将动力学模型技术、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技术以及投入产出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未来55年的经济总量进行了超长期预测,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有的代表运用协整建模技术对2030年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经济前景进行了预测,并对两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4)第四类论文涉及运用单方程方法或小规模联立模型方法对国民经济某个具体行业、部门,或某个具体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分析。这类论文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对财政问题的研究、对外贸问题的研究、对汽车产业问题的研究、对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对人才需求问题的研究、对股市的研究等等。

  (5)第五类论文涉及对全国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或技术进步的测定与分析。

  3.投入产出分析组的交流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的气氛,代表们就投入产出发展与应用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十分认真的研讨。交流内容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入产出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从宏观经济运行到企业经营管理,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部门经济分析以及教育改革。代表们提交的论文涉及到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广泛。

  (1)投入产出法的方法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有的论文对投入占用产出理论方法作了系统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以及经济运行各部门推、拉效应计算方法的新思路和新认识。代表们还对存量投入产出分析、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方法、投入产出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有益的探讨。认为利用投入产出法研究存量问题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上都具有一定意义,是投入产出法的一个新方向,值得重视。

  (2)投入产出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应用的领域有了新的拓宽。有的用投入产出法对开发区的建设进行研究,并对它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有的用于本地区水资源的研究,把水资源的供求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相联系,提出经济发展规模、结构与水资源供给相协调的思路;也有的把它用于高校资源配置的研究,与学校的培训目标相结合。这些有新意的研究,充分说明投入产出法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3)企业投入产出法的研究、应用更加深入。关于机械制造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构造方法,提出应将设备加工工时的投入产出关系作为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按产品的加工层次作分块处理的思路,为机械制造企业投入产出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是企业投入产出法的又一进展。关于企业核算矩阵的提出,为投入产出法、企业核算制度以及国民经济新核算体系的相互衔接提供了新的思路。

  投入产出组还围绕学科的今后发展,着重就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投入产出法的发展,首先要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定量研究一定要建立在坚实、正确的定性分析基础之上,要不断提高投入产出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和理论水平,投入产出法的研究要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与需要。

  4.金融组的代表就有关宏观经济理论、政策与体制问题、金融分析、公司财务评价方法以及金融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比较仔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1)宏观经济理论、政策与体制。有代表对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各种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描绘了各个时期中国的“产出-物价”曲线和“失业-物价”曲线,并由简单到复杂地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间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正向对应关系,在长期这种对应关系不存在,并进而提出了实现低通胀下的经济快速增长的三点政策建议:一方面是从需求面出发,要十分注重控制经济增长的峰位,防止连续而过度地越过由潜在经济增长能力所决定的适度比价;另一方面是从供给面出发,提高潜在经济增长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能源、交通运输、主要原材料等“瓶颈”制约;再一重要方面,就是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代表们还就潜在经济增长率、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变形与适应性问题、滞胀问题、价格指数的选择、中国是否有自然失业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有代表对经济转型时期的货币总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从直接信贷规模管理转向间接货币总量控制是货币政策的必然取向;应以选择M2作为货币总量的重点控制层次,同时短期内还应兼顾M1,“九五”期间M1年增长率的合理控制区间为16-20%M2,年增长率的合理控制区间为17-22%。

  有代表对中国货币-财政政策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在改革开放前,财政政策相对来说更重要;改革开放以后,货币政策相对来说更重要。

  有代表以1996年吉林省工商银行亏损10亿元为例,对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企业之间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银行经济效益下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银企关系弊端的集中表现;银行经营效益下降,必然引发金融风险的加大;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银企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银行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有代表分析了解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次“硬着陆”的深刻教训与一次“软着陆”的成功经验,指出应抓紧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健全社会主义市场宏观调控体系。

  (2)金融分析。有代表介绍了“双缺口模型”,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投资约束和外贸约束,这些约束对经济发展形成影响,然后用中国利用外资的实际数据对其进行验证,表明用“双缺口”模型无法正确解释中国利用外资行为,指出中国的外资研究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因为中国外资形成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不能乱套既定的别国模型。

  有代表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有效性进行检验与分析,得出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较弱,指出政府干预的目的应是提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有代表分析了外汇风险问题,包括外汇买卖风险、外汇结算风险、外汇评价风险等。

  (3)公司财务评价方法。有代表对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冲突的协调进行了分析;有代表对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条件下长期投资回收期进行了分析计算;有代表采用主成分方法,将多项指标转化成一项综合指标;有代表对1996年沪市商业公司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4)金融学科建设。关于金融学科建设,与会代表们进行了热烈讨论,指出由于金融服务业及金融创新业务的迅速发展,金融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金融学在我国已成为一门热门学科。国内外已将许多传统的计量经济理论方法和新的经济分析工具应用于金融学的问题研究。随着金融市场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对金融研究的迫切性显得日益突出。因此,有代表提出应提高我国的金融学研究水平,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为经济建设服务。

  5.地区、部门与企业组的讨论集中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与会者围绕发言题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关于企业方面。代表们主要讨论了企业产品定价、企业兼并、政府管理企业的模式、企业经营杠杆理论及运用、石油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机器经济寿命计算方法,以及国有工业企业亏损成因分析等问题,另外还就国有企业改革等大家颇为关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有关论文的创新之处给了大家有益的启示,同时也提出了不足之处及相应的建议。

  (2)关于地区、部门方面。代表们主要讨论了发展通道经济,使全国山区尽快脱贫问题,广西技术市场的发展问题,城市国际化程度的识别与定位问题,关于我国中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生产函数模型及行业分析的比较问题,以及中国地区发展指标体系的构造、中国地区发展差距实证分析及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还有的代表就地区职工收入与经济水平的适应性等进行了探讨。代表们普遍认为在现在东、中西部差距明显增大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通过构造有关指标,帮助我们分析东西部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提供决策的依据,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代表分别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制约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模型测算结果,提出了发展中部地区乡镇企业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与会代表的年龄结构看,中青年学者的比例占到了绝大多数,这是一个十分喜人的局面,说明我国现在数量经济学的发展正在步入一个黄金时期,大有发展前景。

  三、学会工作

  在7月21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全体代表选举通过了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单。本届理事会仍分北京、东北、华北、华南、中南、西南、西北7个大区,共有82名理事,其中新当选的理事21名,占26%。

  7月21日晚上,第六届理事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理事会一致选举乌家培教授为名誉理事长,张守一教授为理事长,刘树成教授为常务副理事长。理事会选举副理事长10名,其中新当选的副理事长3名,占30%;选举常务理事22名,其中新当选的常务理事6名,占27%。学会理事长张守一教授任命了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了学会秘书处。理事会聘请我国24位有资历的数量经济学家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六届顾问。

  在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学会理事和顾问一起讨论了学会工作。当前学会面临两个转变,面临改革与整顿,如何适应参加和研究数量经济,如何使数量经济学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发展壮大,如何适应和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值得大家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希望广大数量经济学者和学会工作者为数量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各地数量经济学会要努力工作,积极开展活动,把学会办好,促进当地数量经济学的发展,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未成立学会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

  鉴于我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鉴于金融学的数量分析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决定成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金融研究部筹备组,筹备组负责人为万作新教授、胡昌铸教授、华如兴教授和任兆璋教授。

  

©202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