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构

荣休学者

李新忠

  【个人情况简介】       

  简历:199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进行地学GIS领域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研究出站后,先后作为一名访问学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地理系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CEES)、日本东亚国际研究中心(ICSEAD),韩国高等教育财团(KFAS)、以及韩国经济研究院(KERI)分别进行空间计量经济学和外商直接投资等研究领域的合作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外商直接投资、国际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构建、以及空间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学习、工作经历】      

  先后主持完成的项目包括: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探索》、 院重点课题《经济预测与政策分析》2000-2002年系列专栏中的《中国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经济评价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转新经济体中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及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所重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在创新集聚与扩散中的应用》、院经济政策和模拟重点研究室课题院重点课题《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中的应用》、《FDI流入的空间集聚对中国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常态下国内外产业关联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其中,博士论文《中大比例尺矿床统计预测专家系统的研制》于1999获得中国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参加的地质矿产部(现称为国土资源部)高科技项目《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专家系统》获部级科技进步奖,研究成果《地质图件的微机编辑及信息的智能提取系统》于1994年获中国大学生应用科技发明大奖赛特等奖。

   

  【近期主要著作、论文及主持参与的重要项目】        

  [1]李新忠,“对我国四大行业的形势预测”,《领导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1年第15期。

  [2]李新忠,“今年第三、四季度及明年第一、二季度经济形势预测”,《领导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1年第24期。

  [3]李新忠,“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对我国经济影响有限”,《领导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1年第28期。

  [4]裴长洪、李新忠,“我国入世后反倾销形势依然严峻”,《领导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2年第13期。

  [5]李新忠,“上半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领导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2年第23期。

  [6]李新忠,《我国近期经济形势预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1年5月24日。

  [7]李新忠,《我国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年9月26日。

  [8]李新忠,《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初经济形势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1年9月4日。

  [9]李新忠,《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对我国影响有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1年9月25日。

  [10]裴长洪、李新忠,《我国入世后反倾销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年4月25日。

  [11]裴长洪、李新忠,《中国外贸形势分析与应对反倾销挑战》,载《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2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2]李新忠,“Third quarter 2000 in review; forecasts for fourth quarter 2000 through third quarter 2001”,《China Economic Quarterly》,2000Q4.

  [13]李新忠,“Fourth quarter 2000 in review; forecasts for first to fourth quarter 2001”,《China Economic Quarterly》,2001Q1.

  [14]李新忠,“First quarter 2001 in review; forecasts for second quarter 2001 through first quarter 2002”,《China Economic Quarterly》,2001Q2.

  [15]李新忠,“Second quarter 2001 in review; forecasts for third quarter 2001 through second quarter 2002”,《China Economic Quarterly》,2001Q3.

  [16]李新忠,“Third quarter 2001 in review; forecasts for fourth quarter 2001 through third quarter 2002”,《China Economic Quarterly》,2001Q4.

  [17]李新忠,“Fourth quarter 2001 in review; forecasts for first to fourth quarter 2002”,《China Economic Quarterly》,2002Q1.

  [18]李新忠,“First quarter 2002 in review; forecasts for second quarter 2002 through first quarter 2003”,《China Economic Quarterly》,2002Q2.

  [19]Lee, Xinzho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in China: The Determinants at Location",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Lyon, Franc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une 2005.

  [20]李新忠,《发挥外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产业生产率》,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1月13日。

  [21] Lee, Xinzhong, " Version and Prospects of a Korea-China-Japan Trilateral Economic Community: A Chinese Perspective", Published by The Northeast Asian Community Studies Institute (NACSI), Korea,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September 2008, pp64-105.

  [22]Lee, Xinzhong and Seung Rok Park., The Effe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Published by Kore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KERI), Seoul, Korea, October 2003.

  [23]Park, Seung Rok and Xinzhong Le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Its Effects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Published by Kore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KERI), Seoul, Korea, October 2003.

  [24]Park, Seung Rok and Xinzhong Lee, Contribution of FDI to Employment in FDI Firms and SOFI Firms in China, Published by Kore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KERI), Seoul, Korea, October 2003.

  [25]Lee, Xinzhong and Seung Rok Park,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FDI, Published by Kore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KERI), Seoul, Korea, October 2003.

  [26]Lee, Xinzhong, "The Contribution of FDI to Growth in China", Working paper series,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tudy of East-Asian Development (ICSEAD), Kitakyushu, Japan, June 2002.

  [27]Lee, Xinzhong., "Does Variation in Fixed Investment by Foreign Firms Explain Part of The Variation in Economic Growth across Chinese Provinces? ", Working paper series, ICSEAD, Kitakyushu, Japan, July 2002。

  [28]李新忠、朴胜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的数据水平的实证分析》,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编,21世纪亚洲发展学术论坛,2003年11月,pp157-190。

  [29] Seung Rok Park, Xinzhong Lee,"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s -- 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China", Institute for Manufacturing,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China edited by Xiaobo Wu, 2006, pp350-359.

  [30] Xinzhong Li, Seung Rok Park., "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hina", Working Paper Series, Kore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KERI), Seoul, Korea, September 2003.

  [31]李新忠(独译), 《数据、模型与决策》,中信出版社,2004年6月。

  [32]Xinzhong Lee, Seung Rok Park, "The Effe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Research Report, Korea Foundation for Advanced Studies (KFAS), Seoul, Korea, August. 2003.

  [33]李新忠, 《以结构调整促进对外经贸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1月18日。

  [34]Seung Rok Park, Xinzhong Lee, "The Effe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tate Owned Fixed Asset Investment on China 's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Economic Studies, Seoul, Korea, Vol.15, No.3, Dec. 2003, pp121-162.

  [35] Xinzhong Lee, Seung Rok Park,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case of China",Kore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KERI), Working Paper Series, Seoul, Korea, September. 2003.

  [36]李新忠,《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第九届数量经济年会,成都,2004年5月。

  [37]李新忠、汪同三,《转新经济体中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及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研究报告,2009年3月。

  [38]李新忠等,《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经济评价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研究报告,2004年3月。

  [39]李新忠,《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探索》,博士后研究报告,1997。

  [40]李新忠,“傅立叶级数法内插及外推的绘图计算程序设计”.《物化探计算技术》。1991,13(13):P262-266.

  [41]李新忠等,“基于规则知识表示的模型单元选择专家系统的实现”,《地球科学》。1995,20(2):P173-178。

  [42]赵鹏大,李新忠等,“基于语义网络知识表示的专家系统的设计”,《地球科学》。1994,19(4):P391-401。

  [43]李新忠,“地质图件的微机编辑及信息的智能提取系统”,《岩石圈地质科学》。1996,Vol4.北京:地震出版社。P162-171。

  [44]李新忠, “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变量的空间变异性分析系统”,《中国数学地质》,1996,Vol.7,p148-152。

  [45]Lee,Xinzhong etc,The Micro-Computer Analysis and Consulting System for the Unit Partition in the Statistical Prediction of Mineral Deposits . 《China Postdoctors' Contribution 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Beijing ,China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96: P233-242

  [46]李新忠、赵鹏大等,“利用地质图信息进行空间思维与数字思维的方法研究”,《高校地质学报》.1997, 3(3):P314-323.

  [47]Lee,Xinzhong etc,Quantitative Imag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Map Information, IAMG’97-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 geology,1997,September, Barcelona, Spain.

  [48]李新忠,《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在创新集聚与扩散中的应用》,研究报告,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2011年8月。

  [49]李新忠、汪同三等,《FDI流入的空间集聚对中国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报告,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2011年10月。

  [50]李新忠等,《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及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第四届中国管理学年会,北京,2009年11月。

  [51]李新忠,“跨国公司价值链在中国的空间分布特征”,《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Vol9(16),pp.4583-4588。

  [52] 李新忠,全球化进程中FDI流入在中国的前景,中国社科院的院重点项目《全球化与中国:宏观经济及模拟分析》部分章节,2008。

  [53] 李新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FDI流入中国的贸易效应,中国社科院的院重点项目《全球化与中国:宏观经济及模拟分析》部分章节,2008。

  [54] 李新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FDI流入中国的产业升级效应,中国社科院的院重点项目《全球化与中国:宏观经济及模拟分析》部分章节,2008。

  [55]赵鹏大、胡光道、李新忠,《大比例尺矿床统计预测专家系统及应用研究》,地质矿产部《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专家系统》项目课题研究报告之一,1994年1月。

  [56]赵鹏大、胡光道、李新忠,《大比例尺矿床统计预测专家系统技术报告》,地质矿产部《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专家系统》项目课题研究报告之二,1994年1月。

  [57]李新忠、赵鹏大等,“利用地质图信息进行空间思维与数字思维的方法研究”,《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6,No.6,P43-52。

  [58]李新忠、赵鹏大等,“矿床统计单元划分的方法与程序”,《矿床地质》,1998,Vol7(4),pp.369-375。

  [59]李新忠等,《基于规则知识表示的地质背景场划分咨询系统的实现》,第五届中国数学地质学会年会,山东东营,1995年8月。

  [60]李新忠,“矿产资源量计算与预测效果评价系统”,《地质与勘探》.1998,34(355):P38-44.

  [61]李新忠,《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国际贸易的促进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6月22日 。

  [62]李新忠、朴胜禄,中国2005-2015年汽车用高端钢材的供给与需求的预测,韩国经济研究院(Kore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2005年9月 (研究报告)。

  [63]李新忠,“决策分析中最小成本的算法实现”,《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64]龚益、李新忠等,《古代“小康”的 伦 理 与 范 式:资本主义与 经 济 学 的 复 兴》,载《和 谐 小 康 社会 建 设 与 政 府 业 绩》,中国 环 境 科 学 出 版 社,2007,pp49-66。

  [65]Li,Xinzhong and Park,Seung Rok(2009).“The Effe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Bilateral Trade within Korea-China-Japan Trilateral Economic Community”,The Journal of Asian Review,Vol.1, No.1, pp.52-93.

  [66]Li,Xinzhong (2012). “The Spatial Spillovers Effe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on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7th IFKAD-KCWS 2012, Matera, Italy.

  [67]李新忠,《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学科前沿年研究报告》,2014年。

  [68] Lee, Xinzho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in China: The Determinants at Location",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Lyon, Franc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une 2005.

  [69] 李新忠,2014.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影响”, 《经济政策和模拟重点研究室论文集》.

  [70] Li,Xinzhong. Seung-Rok Park (2014). “Trad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in China: 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China”,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2016,Vol.6(2),pp.177-207.

  [71] Li,Xinzhong (2014). “Spatial Dependen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novative Activity in China”, the IEIS 2014 conference , California, The U.S.。

  [72]李新忠、汪同三,《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2月

  [73]李新忠,“基于空间区位的政策选择”,《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30日。

  [74]李新忠,“高铁装备制造引领国际产能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日。

  [75]李新忠,“构建“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的路径与与产业升级的最佳路径与对策”,《中央国家机关党外干部首届智库论坛获奖征文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5

©202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