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10日 作者:姜奇平
字号[大] [中] [小][关闭][打印]
2017年04月13日 07:54    来 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4月13日第1185期     作者:姜奇平
原题:“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一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网信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既立足当下,回应了新形势下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所面临的大量现实紧迫问题;又着眼长远,从社会发展变迁的高度,深入思考执政党的长治久安之道,代表着我们党对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崭新思考,极具指导意义。

  如何在信息革命的大背景下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各国执政党亟须应对的新课题。这自然也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把信息革命放在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维度中进行审视,指出“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体现了他对现代化的总的、全局性的、历史性的思考。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肩负同样艰巨的历史重担,要把社会发展史上“革命”级的新的挑战转变为新的机遇。我们需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细细地体会那些百年尺度、千年大计的重要信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这就把党的统一领导与群众的利益诉求,巧妙凝结在我们党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充分体现了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智慧。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确切来说,互联网是中心化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中心代表的是利益上的“同”,多样代表的是利益上的“异”。求同存异才真正符合互联网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那么,互联网的中心是什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如何理解总书记这个表述?一般来说,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通常侧重人民群众的集中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相对而言,群众则是一个社会概念(如“老百姓”、“草根”),更多侧重人民群众的分散利益、具体利益、眼前利益,即构成所谓“实事”的利益。人民群众是一个整体,是共性和个性的集合。相应地,中心代表共性,多样代表个性。人民群众在共同利益上的集中、向心,与个性利益上的多元、多样其实并不矛盾。我们党代表人民群众的集中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如果用别的中心代替这个中心,就会走偏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意味着这个中心只能是人民,任何发展都必须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目前,有些地方的电子政务等具体建设,并没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真正为民办实事,这就难以推动我国网信事业的长远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群众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分散的节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这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借助网络渠道多与群众打交道。“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不仅如此,针对当前公共服务领域“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为群众办实事的分布式标准,即“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不仅有助于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也会推动群众自身行为方式的转变。这需要我们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双向互动性,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努力使群众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进而在参与过程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将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互动的治理结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群众路线,化挑战为机遇,为我国今后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平台创新国家治理模式 

  从治理结构的角度来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构建了互联网治理新格局。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来自多元节点参与的治理格局。

  在互联网架构中,平台是居于集中与分散中间,通过API(应用程序接口)联接、协调一元与多元的结构中枢。目前,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在我国互联网商业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这一模式是否可以用于现代社会治理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这些重要论述表明,平台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落实到平台这一具体路径上,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由此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对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刻思考。

  此外,在政策实践层面,平台建设也有助于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发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避免过去经常出现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现象,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

    增强网民的社会认同与信任 

  依托互联网而生的网络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不涉及传统社会的衣食住行问题,而是专注、专长于精神文化领域,最终寻求一种社会性的认同。这正是曼纽尔·卡斯特所指出的认同是信息革命中的核心问题。因此,增强广大群众在网络社会的认同感,将极大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网信事业的持续发展。而网络社会的认同,不仅体现在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上,还表现为广大网民高度分散的个体认同。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

  广大网民的认同与否,具体来说,就是信任与否。当前,我们的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假大空”现象,不仅严重违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初心,还放大了偏好个体认同的部分网民对我们党和政府的不信任,从而导致社会摩擦和矛盾的激化。因此,要提升广大网民的信任感,就必须把群众路线贯彻到网络社会建设之中,将网信工作重点放到赢得民众精神认同这条路上来。

  以上思考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即从信息革命的角度来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群众路线作为治理网络分布式结构的现代治理新思路,其着眼点是什么?笔者认为,这一新思路解决的是黄炎培提出的治理周期率问题或“复杂社会的崩溃”难题。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社会形态和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治理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当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现象导致的治理成本难以承受时,该社会将逐渐陷入停滞并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然而,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变得比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更加复杂,但这场信息革命正在摸索出一套适合分布式运作的现代治理方式。这一方式的本质在于越复杂越轻松,越分布式越容易。具体来说,一旦把分布式节点上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会化为“烹小鲜”之易,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可见,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种特别适合分布式治理的路径。借助互联网平台,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是互联网时代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其新意和深意应该就在这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202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